索 引 号 XM00121-04-00-2016-001 主题分类 部门年度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厦门市商务局 文 号
生成日期 2016-06-14
标 题: 厦门市商务局2015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任务
内容概述: 厦门市商务局2015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任务
厦门市商务局2015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任务
发布时间:2016-06-14 11:20
字号: 分享:

  坚定信心 迎难而上

  为“十三五”商务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在2016年全市商务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陈李升

  (2016年2月23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商务工作会议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2015年和“十二五”期间的商务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2016年工作,明确我市“十三五”商务发展总体思路。倪副市长百忙之中亲临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代表市商务局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2015年和“十二五”工作回顾

  2015年,全市商务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较好完成全年各项任务。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169.5亿元,增长1.6%,其中出口3379.2亿元、进口1850.3亿元,分别增长1.9%和1.0%;合同利用外资4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9亿美元,分别增长45.9%和6.2%;境内招商引资1992亿元,增长38%;境外投资21.9亿美元,增长1.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8.4亿元,增长8.9%;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8028.4亿元,增长8.9%。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有:

  (一)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升

  外贸实现逆势增长。出台稳定外贸增长七条措施,兑现出口信保扶持近2亿元,在全国率先推出出口退税由每月1次提高到2次,对查验没问题的企业免除吊装、移位、仓储等费用,调减广交会展位费和综合服务费超过700万元。建立外贸稳增长工作机制,强化关贸、银贸、税贸、险贸等协作,协调解决外贸企业出口退税、通关、融资等问题。用好外贸专项扶持资金引导外贸调结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外贸综合服务、跨境电商、融资租赁、中转集拼等新型贸易方式快速发展并成为外贸新增长点,获批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粮食、酒类等大宗商品和消费品进口大幅增长。全年外贸增幅全面领先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并位列东部省(市)、计划单列市第一;进出口额占全省比重达49.2%,较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双向投资再创新高。建立重点项目统筹跟踪促进机制,完善上门招商、商会招商、以商引商等招商方式,挖掘项目来源,鼓励现有企业加大投资,做好配套服务工作,实现引资到资双落实。全市合同利用外资创历史新高,利用外资规模总量居全省首位。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成效显著,现代服务业合同利用外资占比超过七成,电子、机械、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利用外资快速增长。新引进日立家电、任仕达人力资源2家世界500强企业。简化境外投资管理方式,全面实施境外投资备案制,开展“走出去”投资系列推介、政企银对接会、金融服务研讨会等活动,改善公共服务,加快“走出去”步伐。境外投资额首次突破20亿美元大关,跨国并购迅猛增长,投资结构向多领域齐头并进。

  口岸通关提速增效。全面推行关检“三个一”通关模式,深化区域通关业务改革,稳步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加快推动海陆空港口岸建设,3个新建码头通过省级验收,邮轮母港出入境艘次、人次分别增长3.14倍和3.11倍;空港口岸实现7×24小时通关,首次出台促进国际航线发展扶持政策,新增直飞阿姆斯特丹、悉尼洲际航线和多条国际航线;开通厦蓉欧、中亚国际货运班列,时间比传统海运缩短一半。实施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两岸汽车互通实现突破。

  (二)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

  简政放权力度加大。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部审批事项实现“一个窗口”对外和网上审批,网上审批终审率达70%,审批时限均压缩至法定承诺时限的35%以内。实现商务审批流程再造,加快推进“审批清单+简化审批”、“同步受理+并联审批”和全过程网上办理,平均办结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三分之一,12项具体业务改为即办件。公布实施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清理、规范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新增下放“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企业境外投资备案”、“外商投资项目的核准及备案”等审批事项,扩大各区、开发区部分外商投资服务业项目审批权限。

  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效明显。积极参与自贸试验区建设,牵头推进的6项重点项目完成5项、1项正在推进。率先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1.0版本上线33项、2.0版本上线22项应用服务,进出口货物申报效率提高50%,被商务部评定为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放宽外商投资准入条件,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负面清单之外领域实行外商投资备案制,办理时间缩短至3个工作日内。出台厦门片区联动招商管理办法,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67家,合同利用外资17.4亿美元,占全市比重高达50.6%和43.1%,其中联动招商占比约达六成。

  两岸交流合作更加密切。不断推进两岸产业合作和经贸往来,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全年新设台资项目361个,增长1.6倍,合同利用台资8.7亿美元,增长99.5%,实际利用台资3.7亿美元,增长61.2%;对台一般贸易额23.0亿美元,逆势增长12.1%。两岸贸易中心一期项目入驻率已达100%,项目二期建设稳步推进。厦台海运快件实现双向通航,经金门中转的厦台海运快件已形成每周5班的常态化运行,并促成厦门与台北两个海快专区顺利对接。实施两岸商品快速验放模式,重点扶持的台湾水果、水产品进口继续保持迅猛增长,厦门口岸台湾水果进口量占大陆七成以上、台湾食品进口批次占大陆三分之一。厦金“小三通”运送旅客164万人次,增长16.2%。

  “海丝”经贸日益活跃。策划生成了39个合作项目,在境外投资、开拓市场、跨境电商等扶持政策中突出了对“海丝”沿线国家的支持力度,经贸往来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对“海丝”沿线国家出口逆势增长10.1%,拉动全市出口增长2.6个百分点;对“海丝”沿线国家投资猛增8.5倍;闽能集团印尼西巴布亚棕榈园项目成为我市对外投资最大项目,厦门眼科中心与斯里兰卡眼科合作项目顺利开展,厦门港与马来西亚巴生港建立友好港口,厦门首个投资贸易服务联络点在印度孟买成立。

  (三)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流通现代化步伐加快。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基本建成三级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城市共同配送率超过60%,“智能配送柜”网点社区覆盖率位列全国前茅。大力推进冷链物流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冷库总容量超过30万吨,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初步形成;出台商贸流通领域首个标准化文件--《厦门食品冷链物流系列标准》。推动零售企业实体店与电子商务平台互相融合,创新线上线下联动商业模式,推动传统商业转型升级,见福连锁信息化平台、苏宁云端配送中心、天虹微喔便利店等项目运行顺利。连锁便利店布局加快,提前完成全年偏远社区连锁便利店建设任务。

  现代服务业水平提升。服务外包保持快速发展,合同金额19.0亿美元,增长32.0%;执行金额16.8亿美元,增长42.7%;新引进服务外包企业项目49个,引进培育服务外包人才1716人,新设立“厦门(海沧)服务外包产业园”和服务贸易与外包研究中心;服务外包对经济贡献不断突显,全年税收贡献近30亿元。出台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政策,海沧电子商务产业基地成为我市首个国家级示范基地,亚马逊“台湾馆”、京东营运中心、风信子跨境电商体验中心等项目在我市落地,全市登记网商企业超过2.6万家,新涌现嘉晟外贸、又一城软件科技、美图网科技等一批国家级示范企业,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600亿元,增长86%;B2C零售额220亿元,增长60%,其中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92.5亿元,增长49.0%。

  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加大。大力支持国家级 “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创客基地”发展,出台《厦门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扶持办法》,推动中小服务外包企业创新、集聚发展。建设中小企业商贸服务平台、物流信息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展会、物流、商检、报关、保险等全链条服务,培育以“好慷在家”为代表的“互联网+生活配套”小微企业服务机构,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出台5项惠企政策、减免7个收费项目,兑现相关资金1.6亿元。中央资金专门向中小企业倾斜,全年兑现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首次突破1亿元。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组织企业参加14个国内品牌展会,带动地产品销售超过5亿元。

  (四)商务为民惠民持续改善

  市场供应保障到位。肉、禽、蛋、菜、水产品等主要副食品市场供应保持充足。“菜篮子”基地建设在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又新建2个芽苗菜基地,日产量超过80吨。闽南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禽类集中屠宰稳步推进,完成城区菜市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的制订工作。

  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生活服务消费,推动君尚天虹、磐基二期等高端商贸项目落地,扶持家政企业推行“O2O”等经营新模式,建成覆盖全国的家政信息交流平台和呼叫服务中心,免费培训3792名家政服务人员,推出第三代早餐车1777部,完成《厦门市以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产业试点工作方案》,探索养老服务产业化的有效模式。积极引导绿色消费,推进黄标车提前报废,加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管理,开展“促进节能减排、倡导绿色消费”的新能源汽车促销活动。加强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率先在全省推出酒类管理微信公众服务号,酒类溯源实现便民化。

  行业管理规范有序。商贸行业安全生产平稳有序,重点商贸企业实现零事故。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监管有效到位,全年备案企业发卡867万张,金额9.8亿元。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扎实推进,燃油、旅游纪念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明显。拍卖市场进一步规范,全年实现拍卖成交额42.3亿元。涉外展会有序发展,全年共核准举办12个涉外展会,总面积72.4万平方米。

  机关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三公”经费支出进一步减少21%。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专项资金等“三重一大”的监督检查,严防廉政风险,确保全体干部干成事、不出事。积极开展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红旗窗口、军民共建、志愿服务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全面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制度,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

  同志们!2015年我市商务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十二五”收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过去五年,我们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全力推进“十二五”商务发展规划的落实,围绕“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拓展大口岸”的目标,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实现商务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0年的685.0亿元发展到2015年的1168.4亿元,年均增长11.3%,城市商业综合体、乡镇商贸中心快速发展,社区商业网点不断完善,以城市分拨中心、公共配送中心和末端共同配送点的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加快构建,线上与线下、批发与零售、城市与乡村流通市场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以“互联网+”、大数据为基础,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流通效率大幅提高。二是保障民生能力持续加强。“十二五”期间,累计建成“菜篮子”调控基地92家,副食品市场供应量比“十一五”期间大幅增长,保障了市场供应,防止了市场波动,市场调控能力不断加强。逐步建立起重要产品追溯体系,提升安全消费水平。健全了家政服务人员培训体系,累计培训18000余名家政人员,推动家政服务规范化建设。三是外贸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10年的570.3亿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832.9亿美元,年均增长7.9%,进出口规模占据全省半壁江山,地方经济名义外贸依存度达149.2%,外贸综合竞争力稳居全国前列。外贸结构不断优化,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民营企业、新兴市场出口比重提升,新型贸易业态发展迅速。四是双向投资齐头并进。“十二五”期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92.4亿美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20.7%。利用外资结构明显改善,先进制造业利用外资持续快速增长,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提高到55%以上。全市共引进《财富》世界500强企业27家,外资溢出效益不断提高。同时,“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全市新增境外投资项目474个,实现协议投资额48.8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40.5亿美元,大型项目带动效应显著,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五是对台交流合作持续深化。“十二五”期间,全市对台贸易进出口累计完成361.0亿美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89.0%,台湾地区已成为厦门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市场。同期,全市新设台资企业969个,实际利用外资17.2亿美元。两岸贸易中心建设进展顺利,投资贸易便利化明显提升,经贸往来日益活络。六是口岸建设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全市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通关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港口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在全国港口中名列前茅,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年均增长8.6%。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已拥有国际航线32条,出境通航城市19个,2015年出入境旅客吞吐量达到272万人次。厦门至台中的“中远之星”客滚轮海上直航航线每周2个往返;厦金航线每天36个航班,成为两岸往来的“黄金通道”。

  “十二五”以来商务事业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凝聚了全市商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心血。我代表市商务局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外贸进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未能达到“十二五”预期目标,转型发展压力与日俱增;传统出口产品竞争优势弱化、出口货源竞争加剧、加工贸易持续下滑等问题突出;外资到资状况不理想,土地等要素瓶颈制约日益突显;传统商品性消费进入换档期,消费新增长点较为缺乏,消费品市场后劲乏力。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展望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全面建设美丽厦门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全国商务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相关部署,我市“十三五”商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商务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围绕供给侧改革,加快实现流通现代化,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理念转变和消费结构升级,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逐步形成创新驱动引领、市场大统一、开放全方位的商务发展格局,为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当“五大发展”示范市作出积极贡献。

  “十三五”期间商务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一是巩固提升消费对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预计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总额达到1900亿,年均增长10%左右。二是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预计到202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5600亿元,出口年均增长2%左右;服务贸易总额达到130 亿美元,年均增长10%左右。三是促进双向投资协调发展。预计“十三五”期间年均实际利用外资20.9亿美元,五年累计104.5亿美元,比“十二五”期间增长13%左右;对外投资年均增长10%左右,五年累计对外投资额突破100亿美元。

  今后五年,我市商务发展要实现以下战略任务:

  (一)优化营商环境,夯实商务发展的基础

  “十三五”期间,要以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改革高地的试验和示范作用,不断拓展思路,创新理念,坚决破除商务领域与国际一流标准不相适应、阻碍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完善外商投资准入机制和监管体系,创新贸易管理和服务体制,推动企业加快适应全球贸易投资新竞争规则,推进商务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要在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的过程中,推动商务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增强商务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加快流通升级,打通商务发展的经脉

  “十三五”期间,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构建现代化流通体系、促进消费增长升级为核心任务,强化创新驱动、改革驱动,协同推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实现境内境外、线上线下、产业链上下游、城乡地区融合发展,带动流通业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显著提升,推动经济由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的历史转变;要发挥我市作为对台战略支点的重要地位,坚持开放创新,构建两岸商贸一体化的商品流通新体系,为两岸经济合作创造良好的流通环境。

  (三)扩大对外开放,激发商务发展的活力

  “十三五”期间,要加快外贸发展方式,创新贸易发展模式,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提高外贸出口对稳定经济增长、牵引产业升级的作用;要注重引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有机结合,把利用外资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有效引进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要加快“走出去”步伐,整合和延伸产业链,主动参与全球资源配置,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四)着力改善民生,增强商务发展的动能

  “十三五”期间,要充分发挥商务发展在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和支持就业容量大、关系百姓生活的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物流配送、社区商业和家政、养老等生活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循环消费,完善公益性民生商业设施建设,完善“菜篮子”调控基地建设和应急储备机制,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便利、实惠、安全的消费环境。

  三、2016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但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困难比去年更大。我们既要清醒认识我市商务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要充分看到发展的机遇和有利条件,要增强新形势下的机遇意识、忧患意识,找准职能定位,迎难而上、顺势而为,以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狠抓各项任务落实,努力开创商务工作新局面。

  今年商务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外贸出口增长3%;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扎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深化内贸流通改革,培育消费增长新热点

  一是全面推进内贸流通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要在今年8月底之前完成各项改革试点任务,形成若干可供全国其他省市复制和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即:产生一批流通领域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政策文件,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法律支持;打造一批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企业和公益性基础设施,增强内贸流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构建一批内外联通的两岸流通发展机制,发挥厦门对台商贸区位新优势。

  二是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推动传统商业企业转型和模式创新,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施商务大数据战略,完善内贸流通统计监测体系。健全流通标准体系,做好我市食品冷链物流系列标准的后续推广工作。加强流通企业集约创新发展,加快连锁行业布局,进一步提升共同配送水平。加快推广现代物流技术,深入研究降低物流成本的政策措施。加快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成立中小商贸企业服务中心和服务平台。

  三是加快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制定出台促进商贸流通发展若干意见,大力发展现代流通,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流通领域改革创新,增强商贸流通业竞争力。加快发展服务消费,壮大家政养老、休闲娱乐、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等新型业态,鼓励信用消费、大众化消费、绿色消费,引导消费回流,打造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格局。建立新车、二手车、汽车后市场和汽车报废回收等全生命周期流通管理体系,继续推进黄标车提前报废工作,开展新能源汽车促销活动,推进二手车交易市场建设,促进汽车消费提档升级。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规范企业设立和变更,应用“互联网+”创新回收模式。

  四是加强市场运行保障能力。继续推进“菜篮子”调控基地建设,鼓励和依托夏商农产品集团向种植、养殖基地延伸,建立稳定供应渠道,壮大和发挥“菜篮子”主渠道作用。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推动闽夏农产品批发市场二期建设,推动中埔批发市场加快向蔬菜专业配送中心转型。进一步强化酒类流通管理,开展市、区酒类联合执法活动,加快推进厦门市酒类“互联网+”管理平台建设,完善酒类流通溯源体系建设。加强商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加大力度推动商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工作,力争完成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加大“双打”工作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改善市场环境。

  (二)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建立对外经济新优势

  一是实施外贸优进优出战略。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提升传统优势产品竞争力,巩固出口市场份额,鼓励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资源的进口,支持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消费品进口,带动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

  二是扶持外贸新型商业模式。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融资租赁等外贸新型商业模式,大力拓展全球维修业务,支持林德叉车、澳大利亚锆矿砂、国际品牌生产商在我市设立亚太中转集拼中心,支持物流企业开展大宗商品和中间品国际分拨业务。积极争取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资质,加大对汽车平行进口的扶持。

  三是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制定出台促进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工作意见,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引导服务贸易企业积极开拓市场,促进文化贸易和技术进出口工作。持续推进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加大政策扶持,推动技术先进型企业认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园区载体建设,推动成立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行业协会,支持联盟协会建设,积聚力量做大做强我市服务外包产业。

  四是深化对台经贸往来。推进两岸贸易中心二期建设,促进大嶝小镇、台湾水果集散中心、闽台渔港等涉台交易平台发展。鼓励扩大进口台湾商品规模,增加进口优势台湾商品品种,增强口岸分拨集散能力,打造进口台湾商品分拨集散中心。提升两岸物流通道,探索“台厦蓉新欧”多式联运国际中转模式和两岸物流合作机制。发挥厦金区位优势,支持推动在金门建设跨境电商“海外仓”,利用厦台海运快件便捷通道,打造两岸快件及跨境电商货物集散转运中心。进一步扩大《台湾输大陆食品快速验放促进计划》,加强与台湾相关商协会对接,探索第三方采信、预检验等监管模式创新,推动双方海关通过第三方实现数据共享。

  (三)着力扩大双向投资,增强开放发展新动力

  一是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深化外商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健全外商投资监管体系,建立常态化的企业沟通服务机制,做好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进一步完善“提前介入”、“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容缺受理”等特色审批服务模式,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

  二是提升投资促进水平。完善市、区联动招商协调机制,加强与台侨外及商协会的联系,围绕自贸片区、众创空间、岛外各大新城等招商新平台,强化对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等重点产业以及世界500强企业、台湾百大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等的招商力度,引进填补产业链缺失项目和关键环节。鼓励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增资扩产。推动改善人才环境等重点瓶颈问题,助力企业生根壮大。

  三是完善“走出去”服务体系。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生产基地,参与工业园区、港口等项目建设。积极支持企业开展境外股权投资,探索在自贸试验区内建立境外股权交易中心。争取开展个人境外投资试点。设立厦门市海丝投资基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支持我市企业的境外投资,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吸引金融、法律、会计、税务等专业服务机构聚集,建设“海丝”投资专业服务平台。在沿线重点国家增设1-2个境外贸易投资联络点。

  (四)强化口岸通关效能,提升口岸综合竞争力

  一是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以企业和用户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2.0版本建设,拓展业务功能,提高业务覆盖面,既要服务于自贸试验区内的企业,又要满足厦门港整体外贸业务链的需求。进一步深化关检“三互”合作,推动区域通关一体化建设,简化通关程序,创新监管模式,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二是降低企业通关成本。积极落实免除集装箱查验服务费政策,推进实施免除报关报检进出口申报环节费用政策,切实降低企业成本,提升我市在“一地注册、全国报关”通关一体化改革环境下的口岸综合竞争力。

  三是增强口岸保障能力。密切跟踪翔安新机场、五通码头三期、邮政速递国际邮件监管处理中心扩建及前场铁路大型货站等项目进展情况。拓展海空航运服务功能,增辟航线、加密航班,整合海运快件,发展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充分利用厦蓉欧、中亚班列,建设海陆联运大动脉,完善集疏运体系,使厦门成为“一带”和“一路”的联结点。

  (五)加强系统自身建设,提升驾驭新常态的能力

  一是提升思想建设水平。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落实整改措施。丰富机关学习内涵,在局领导上党课的基础上,推行处长上党课活动,在商务系统营造出学习新知识、新理念的良好风气,提升适应、引领新常态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加强商务队伍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机制,把握从严管理干部的主基调。深化“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文明创建活动,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稳妥推进商务局主管行业商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促进商协会规范有序发展。

  三是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强化为民服务理念,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守好廉洁从政的政治底线。建立健全更加科学合理规范的政务工作机制,提高政务运转水平和效率。加强下基层调研活动,全面掌握基层情况,在全局兴起调研之风、服务之风。积极宣传商务工作重点和亮点,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热点,提升引导舆论能力。

  同志们!2016年和“十三五”时期商务工作繁重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克难奋进、扎实工作,为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主办:厦门市商务局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北路15号外贸大厦厦门市商务局版权所有

Email:xmtdb@xm.gov.cn电话:0592-5302555技术支持:厦门市信息中心

建议分辨率1024X768,IE8.0以上浏览器,以获得最佳效果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20号 闽ICP备10202657号 网站标识码:3502000038